身残志愈坚、脱贫当模范
——记向阳乡山夫残疾人合作社理事长 林连升
俗话说:创业难,残疾人创业更难,山区的残疾人创业难上加难!作为残疾人的一份子,林连生更能体会到残疾人最需要的是信心上的鼓舞和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7岁那年林连生被高压电触到,失去右臂,捡回了一条命,但是他不甘屈服于命运,身残志坚,2006年凭着顽强毅力考聘为向阳乡残疾人联络员,2011年成立了福建省首家残疾人互助合作社——向阳乡山夫残疾人合作社。南安市慈善总会通过调研评估,从2014年起每年给予5万元慈善资助,林连升得到资助,如虎添翼,如今已是向阳乡山夫残疾人合作社的理事长,残疾人成功创业的榜样、脱贫致富的带头人,并于2017年6月在南安市脱贫攻坚千人大会上就脱贫攻坚带头人工作作典型发言。
“我用我的这只手养活了自己和家人,也希望用这只手帮助他人。”林连生一直就有这样的信念,只要心中有梦,就有希望,命运夺去了他一只手,他要用另外一只手挑战命运。2011年在乡党委政府的推动下,由林连生带头发动7个村12户残疾人,共集资12万元作为启动资金,成立了向阳乡山夫残疾人合作社,他的创业初衷就是带动残疾人自力更生,靠自己双手脱贫致富,主要是组织残疾人、零就业残疾家庭大力发展“特色、精致”高山原生态蔬菜等农作物种植。
通过全体残疾社员“不等不靠、敢想敢干”的创业精神,现已发展蔬菜种植示范基地4个,共计300多亩;推广新品种种植3个,辐射带动周边农户种植达800多亩,为了解决技术问题,林连生主动到南安市农业科学研究所沟通联系,经过协调,山夫农业专业合作社与该所创建科技攻关合作关系,从而构建技术推广和应用平台;随着合作关系的加强,农业战线的其它技术人员不断涌来,技术支撑的不断深入,生产效益得到提高,群众看在眼里,服在心里。社员从原来的12户发展到111户(其中残疾社员68户);拥有自主品牌2个:“咱厝人、昭惠粗粮”;获得“福建省无公害蔬菜产地、产品”认证;并于2016年入驻泉州最大批发市场――禾富农贸城;形成了产供销一体的发展模式,实现年销售额达500多万元。2014-2015年,合作社还组织开展了高山特色蔬菜种植技术研究与示范等2个课题的研究,获得较好的示范带动效果,也为当地农民创新农业技术提供导向,引导带动贫困农户和残疾人员走上了发展创业新路。
从不被认可到人人都竖起大拇指,越来越多的残疾人及贫困户加入合作社,形成了免费供种、技术培训、保价回收的扶贫产业链,全面激发残疾人种植户“你行我也行”的斗志。其中,2016年共帮扶37户贫困户,举办种植技术培训会2场共计200多人次,发放丝瓜、花菜、南瓜等种苗计50多万棵,帮助12户残疾贫困户人均月收入达1500元。
在他的带动下,山夫产业扶贫模式取得了一定成效并得到推广,合作社通过示范基地帮助贫困户增强“造血”功能。2015年扶持上肢残疾、低保户社员施良机于马迹村创建36亩迷你丝瓜示范基地,吸纳残疾员工5,带动残疾户16户。2016年扶持肢体残疾社员方寿玲于向阳村创建52亩青梗散花示范基地,吸纳残疾员工6人,辅射带动23人。在帮扶的过程中,涌现出了一些感人的事迹,如,他帮助一户原本是需要家人照顾的二级精神病患者,在合作社的帮扶下,竟然奇迹般地能够主动帮助妻子劳作,让妻子露出了自信、甜美的笑容。
山夫扶贫产业模式不仅在向阳得到推广,并辐射到周边更多的乡镇,2016年9月扶持洪濑镇四都上肢残疾、低保户社员王文伟,创建50多亩农业示范基地,并且带动本地残疾户、贫困户8户。
爱拼才会赢,创社6年来,他的自力更生精神,得到各级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大力支持和媒体广泛的关注,以及广大消费者及市场的认可!福建电视台、日报,泉州晚报、东南早报、南安商报、泉州电视台、南安电视台等各级媒体相继采访、报道。2013年底,以林连生为原型,讲述他带领山区残疾人艰苦创业故事的励志电影《爱拼才会赢》成功拍摄。在他的带动下,合作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2012年被评为“南安市示范社”、2013年被评为“泉州市示范社”,2013年荣获“泉州市科技特派员示范基地”;2014年被评为“省级示范社”,泉州市级“菜篮子”(蔬菜)基地,省“福乐种养基地”,2016年获“泉州国家农业科技园区示范基地”。
有梦想,才会有希望。2016年在乡党委政府“一三六”三农互联网+精准扶贫的引领下,合作社争取到了50万元的创业扶贫贴息贷款,为扩大产业规模提供了资金保障。2017年于向阳乡创建“农资服务部”为社员及种植户提供一个技术咨询、交流窗口,集中收购的平台,为社员及贫困种植户节省5%-10%的生产物资成本,保证农产品质量安全;并整合向阳资源,于泉州东海泰禾创办“向阳好货馆”,以“售卖+代烹+体验”新零售的创新模式;加快示范基地建设,扶持残疾人建设30亩奶油南瓜示范基地,建后提供5个就业岗位,带动产业推广种植。创业扶贫基地建设,正在建设400多亩创业扶贫示范基地,通过土地流转、吸收务工、入股分红促进更多的残疾户、贫困户实现就业,增加收入。
残疾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味的“等靠要”,林连升并没有这样做,而是通过自己努力找到了脱贫致富的出路。现在,他最大的愿望,就是勇担责任,起标杆作用,激发更多残疾人自主创业,解决山区残疾人就业难问题,促进种植农户增收,实现靠自己的双手脱贫致富,创造自身“造血”功能。同时,他也希望象他这样身有残疾的兄弟姐妹们要有自信,做到身残志不残,美好生活就一定能够实现!
(山夫合作社 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