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务农到从政,从政府到企业,从国企到私企,大半辈子的岁月,南安市顺昌鞋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戴景水都在与鞋子打交道。但不论身份怎么变,农民出身的戴景水始终不忘初心:对于自身,他始终严格要求;对于员工,他从来都是关怀备至。
对慈善公益事业,戴景水也十分热心。他设立的“顺昌慈善基金”,对社会公益事业捐款2300多万元,涉及教育、卫生、交通、消防、计生、体育、敬老、慈善等领域。
临危救企妥善安置188名职工
1989年,受国外大环境影响,南安鞋革厂拿不到运动鞋订单,外贸部门也取消布鞋出口订单,企业濒临破产。
时任厂长戴景水大胆引进嫁接台资企业开展合作经营,开发新产品出口。在全体职工的努力下,企业正常生产,5年内偿还技改贷款500多万元。
2002年,在南安国有二轻企业无力投资的重要关头,为了求得生存,扩大生产,戴景水父子投资1500多万元创办南安市顺昌鞋业有限公司,并承包经营鞋革厂,两个厂一起抓,协同生产,共享订单。此时,戴景水也从国企厂长向私企老板转变。
2009年,戴景水积极配合南安市政府,带领全体职工成功改制鞋革厂,妥善安置188名正式职工。如今,公司产品远销美国、法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
2012年,戴景水响应南安市委、市政府发起的“二次创业”号召,多方筹措资金,在康美投建新顺昌体育用品有限公司,总投资1.8亿元。首期投资8500万元,安装6条先进制鞋生产线,2013年正式投产。
宽厚待人
员工感受家的温暖
戴景水说,员工是一个企业的财富,顺昌能发展到今天,都离不开广大员工的共同努力。
走进厂区或车间,谈起公司董事长,员工都竖起大拇指,“戴董为人宽厚,把我们当家人,前几天,公司一管理人员的父亲去世,他还亲自乘飞机去悼念,送去慰问金”。
在顺昌,不管哪个员工结婚,公司都会送上鲜花、红包祝贺;不管哪位员工家里有困难,都会送上慰问品、慰问金;不论是洪濑镇老厂房,还是康美镇新厂区,都有花园式的环境、完善的工作生活设施;为全体员工办理各种保险、定期组织体检、按时发放工资、组织员工旅游、增加餐饮补贴、注重学习培训……公司亲情化的付出,换来员工的感恩回馈,大家以干好工作来回报顺昌。
醉心慈善
传播社会正能量
平日里,戴景水生活朴素,但对慈善十分大方。南安鞋革厂驻地的西林村美星片区要修村道,他一下捐了8万元;向洪濑註礼小学捐资100万元建教学楼和捐资10万元买教师电脑;为国光中学、洪新中学、洪濑中心小学、西林小学等添置教学设施……
“戴董生活简朴,却热心公益,一直支持教育事业。”南安新侨中学原校长黄世纯说,2012年,新侨中学建教学楼时,资金缺口较大,校领导便去找戴景水帮忙。得知学校困境,戴景水就将筹备厂庆的300万元捐给新侨中学,“这次捐款并不是他第一次帮母校,2011年他就捐资10万元给新侨中学用于奖学助学”。
“一个事业有成的企业家,捐几十万元不难,建一座教学楼也不难,难的是十几年如一日地坚持,难的是把慈善当作自己一生的事业。”这是洪濑乡亲对戴景水的评价和赞誉。
2013年,戴景水被南安市政府授予“南安慈善之星”称号,福建省慈善总会也授予他“慈善贡献奖”。在2015年第九届国际公益慈善论坛上,他还荣获“中国公益慈善人物奖”。
“对自己,我一分钱都不能浪费,但只要社会有需求,我捐500万元也不算多。”戴景水说,“我们要争取做有良心、有慈善之举的人。顺昌有了今天的一切,要感恩社会,尽力回报社会。”